你是不是得了相机选择困难症?

2020年夏季开始,相机厂商相继发力推出了自家新品,整个市场一片兵戎相见,接二连三的挑动着消费者神经,如何根据自身需求作出选择,相信是很多人一直纠结的问题,看了网上评测之后,更是密之难解。

有小伙伴私信让KANG帮忙推荐,其实这个问题比较不好回答,最大的决定因素取决于自己口袋。

下面我将对单反相机的选择重点做一个梳理。

01

“ 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业务机“

1-3万内相机的用户基本也是中小型工作室或者个人,这部分群体首要考虑是成本,相机选择上尽量关注体积、整体性、续航、扩展成本、编码。

|体积

体积越小,意味着操作人手就更少,无论是机位变换还是长时间使用,都会更节省体力,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拿着一台大家伙,首先就没了那创作心情,如果你去雪山高原、森林湖泊,你的创作设备千万不能成为你的累赘。

单机就能干活,一定是不二之选。

|续航
续航不是小问题,出门在外,一颗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可以让你安心创作,不用因担心电力不够而不敢轻易开机按Rec键,续航更好,你会节约一个外接电池,那东西不轻的,如果要外挂需要借助一些笼子、套件之类的器材,加上之后体积重量都会增加,同时破坏相机平衡,有了手持稳定器也不一定好使。所以电力保障到位,可以走更远都路,相信我,灵感都在路上。

|防抖
如果带机身防抖的机器,再支持镜头防抖,那么可以很大部分省去一个稳定器,稳定器的价格也不便宜,而且体积大,携带不方便,很多时候为了图方便,嫌安装麻烦就懒得去使用,造成创作质量的降低。

|拓展成本
首先我是不建议买一堆套件强行装逼,为了让你的单反看上去像电影摄像机,这种亏我是吃过的,刚入行,买了一堆铁坨坨,发现组装费劲,体积笨重,后来全卖掉了,单机,越清爽越好,很多相机单机很难干活,比如模块化的Z-cam就需要另外购买显示屏、电池组、取景器、握柄等,还有一些设备构造独特,周边产品也很难量产造成价格高昂,越小众的产品,扩展设备越贵。另外还需要考虑存储卡,一张500G容量的高速CF卡价格达到4000以上。
单机就可以干活的是S1H和R5、A7s3,这几个机身都融合了所有功能,并且出色的防抖让他们可以远离稳定器,不错的待机表现和跟焦功能也免去了外挂电池、机身兔笼、跟焦器的打扰。相比之下,BMPCC6K就很尴尬,没有防抖、跟焦、强电力,就无比需要外接很多辅助设备才能安心干活儿,而且屏幕非翻转,特殊机位是无法驾驭,需要外接小屏幕。

|编码
编码通俗来讲就是影片被用不同方式压缩并记录的过程,编码一定会被损失数据,只是多少好坏的差别,常见的编码有H264/5、 ProRess等,越是高压缩的编码(如H264)越消耗CPU资源,体现出来就是文件体积小,质量普通,剪辑起来卡。ProRess就会好很多,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平衡,配置不高的机器都能带动,编码影响画面质量、存储成本、电脑配置、后期空间等。好在现在有录机的存在,可以通过外录的形式获取更好的视频编码,同时也不用担心容量问题,但缺点就是体积增加,如果可以内录ProRess这种编码,作为调色师来说,我觉得是非常具有诱惑力,这之中的代表就是BMD的产品(BMPCC6K),当然还有国造、z-cam也支持内录,不过后者在体积上和整体性上已经被打趴。

02

“总结一下“

业务机必须有强大的稳定性、说走就走的瞬时机动性(应付客户的刁钻要求,做好补拍的准备)、不同城市完善的售后服务、经济的扩展成本、良好的视频编码等,结合这几个机器的参数和价格因素,我站在调色师的角度,首先排除BMPCC,这个机器没有光很难干活儿,中小企业接的都是小单子,灯光不会太考究,而且用上灯光后整个工作进度非常慢,有时候调光都要1个小时以上,而如果没有光的情况下,即使后期调色也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。然后我排除佳能R5,这个机器的Raw成本太高,一张几千块钱的高速Cf卡也录不到多长时间,而且机身发热大,如果不拍Raw就是废的,自带的C-log模式+H265编码毫无意义,说白了就是不香。那么就剩下S1h和A7s3,由于我A7s3我没有体验过,但是S1H的Log素材我认为是无限接近于Arri,其他的就不用我多说了吧。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没有十全十美的机器,没有又便宜又强大的机器,所以大家也要理性看待,丢掉幻想,根据自己的口袋来选择相应价位的机器才是明智之举,在理想的前期拍摄环境下,上面的机器出来的效果都不差,很多用手机不也拍出了优质的画面不是嘛?好的前期+好的调色,设备差距会无限减小
你是不是得了相机选择困难症?KANG调色实验室
你是不是得了相机选择困难症?KANG调色实验室1
你是不是得了相机选择困难症?KANG调色实验室2
你是不是得了相机选择困难症?KANG调色实验室3
你是不是得了相机选择困难症?KANG调色实验室4
你是不是得了相机选择困难症?KANG调色实验室5
《江西龙南宣传片》导演:谢立俊 调色:KANG调色实验室